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发布时间 2023-09-15 14:44:22作者: ellenxx

题目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给你一个有序数组 nums ,请你 原地 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出现次数超过两次的元素只出现两次 ,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说明:

为什么返回数值是整数,但输出的答案是数组呢?

请注意,输入数组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这意味着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你可以想象内部操作如下:

// nums 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也就是说,不对实参做任何拷贝
int len = removeDuplicates(nums);

// 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 根据你的函数返回的长度, 它会打印出数组中 该长度范围内 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len; i++) {
    print(nums[i]);
}

示例 1:

输入:nums = [1,1,1,2,2,3]
输出:5, nums = [1,1,2,2,3]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长度 length = 5, 并且原数组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1, 1, 2, 2, 3。 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2:

输入:nums = [0,0,1,1,1,1,2,3,3]
输出:7, nums = [0,0,1,1,2,3,3]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长度 length = 7, 并且原数组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0, 0, 1, 1, 2, 3, 3。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提示:

1 <= nums.length <= 3 * 104
-104 <= nums[i] <= 104
nums 已按升序排列

扩展

在计算机科学中,一个原地算法(in-place algorithm)是一种使用小的,固定数量的额外之空间来转换资料的算法。当算法执行时,输入的资料通常会被要输出的部分覆盖掉。不是原地算法有时候称为非原地(not-in-place)或不得其所(out-of-place)。

答案

关键词:有序数组,原地算法,不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O(1)

nums是有序数组,那么由原题中的这句话“出现次数超过两次的元素只出现两次”可得出:相同元素一定是连在一起的,当nums[i]和nums[i-2]相同时,nums[i]应该被删除。并且题目要求不能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以及O(1)的限制,我们不能用其他数组做中转也不能多次遍历。那么自然而然的,会想到由后面的元素覆盖前面的元素,以及记录两个不同的下标位置(双指针)。具体解法直接看代码,下面这种方法适合大部分编程语言:

int removeDuplicates(int* nums, int numsSize){
    // 要求:1 <= nums.length
    if(numsSize <= 2) return numsSize;
    // count为当前已处理的元素下标,i为当前检查的元素下标
    int count = 2;
    for(int i=2; i<numsSize; i++){
        if(nums[count-2]!= nums[i]){
            nums[count++] = nums[i];
        }
    }
    // count最终就是处理后的数组的长度
    return 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