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2023 后记

发布时间 2023-08-01 14:26:07作者: yaoxi-std

Day1 被找规律随机区分 \(35\) 分。Day2 以我现有的水平已经无力回天了,d2T3 却还挂了 \(35\) 分。

连队线的边都没碰到,只混到了 \(100\) 多名的 Ag。

我不愿回忆这场考试的任何细节,知道寄了就行了。


分数是从低往高排的。nfls 的众人中,我是第一个上去的。为什么在公布 Ag 名单时,会场上还要响起喜庆的音乐呢?

领奖时,看到一些实力比我强的人最终也只获得和我差不多的分数,也看到一些水平和我相仿的人喜获 Au。心情有些复杂。省选前曾和 wrz 约好要在 BJ 相见,现实却给予我们沉重一击。

领完牌子,被 spl 要求拍照。spl 说我没有在笑,让我重拍。我只好强颜欢笑。


用官网的数据分析了下金银牌的分数分布,标准差只有 \(46.74\),然而 Day1 却有着高达 \(35\) 分的随机区分。

这就好比,今年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题某一小问是个幼儿园水平的脑筋急转弯。唯一不太准确的是,这个最后一题的某一小问有 \(35\) 分。

想起来在闭幕式上,dzd 或者 jtt 声称比赛的每道题都遵循严格的难度要求。他们说的很对,正解的难度确实非常合理,今年 NOI \(3\)\(3\) 黑。但是部分分在考虑范围内吗?

OI,终究还是运九技一的游戏。


其实对高一这一年比较无感,甚至没有什么值得我回忆的事情。每天模拟赛重复的日常,除了偶尔能独自解出一道难题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欢乐可言。甚至不如一杯咖啡给我带来的喜悦要多(更多是惊喜)。唯一的收获大概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块聊胜于无的 Ag 以及 pku 的 so called「保送以下最优惠」。转眼间,我也即将成为高二的老年选手了。

也说不上什么后悔吧。唯一可能算得上后悔的决定,为什么要在初三就选择停半年的课呢?倘若我那时能够留在班里,和有趣的老师、同学们共度最后一年,想必会收获一段美好的回忆吧。

但后悔是没有用的。再说,我也没有办法吧。倘若那时不停课集训,等到高一再开始。别说手上的 Ag 了,能不能进省队还难说呢。


反复问了自己很多遍,还是准备再打一年。但绝不是因为停课生活有多么的快乐。

再打一年的原因,无非就是(有且仅有)不甘心得到这样的结果。至于再打一年的过程,一定会比过去的一年还苦还累吧。不知等到明年的这时,我将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精神状态呢?

而且,回去也不是说回就能回。落下了一整年的 whk,坐在班里也只能是听天书吧,还不是得先自学很长一段时间。况且,我们是所谓的「数理班」,\(50 : 5\) 的那种。青春期长期待在一个几乎全是男性的环境里,还是有点扭曲的。这么看来,是 OI 还是 whk 好像也都一样。难道说,设立竞赛班的真实目的是要给竞赛生断掉退路?

说来也奇怪,我一直是个比较佛系的人,为什么到了这种时候就这么在意结果如何呢?

但是,好想体验一下完整的高中生活啊!能在清晨刚踏进教室时,突然想起自己有项作业忘记完成,想找好朋友借过来抄却发现他也没写,于是两人一起奋笔疾书;能在上午的课上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解,偶尔和前后左右唠嗑几句,或是问问题目的解法,或是讲讲突然想起的某些八卦;能在上午的课程结束之后与好友结伴而行,一边享用着午餐,一边谈论着一天发生的各种趣事;能在午休的时候进行一些棋牌类活动,还时刻盯着窗外,以便在班主任到来之前迅速收起;能在下午的课上趴在桌上,眼睛看着黑板上的字,脑子却已不知道飞到哪里去,累了还能悄咪咪地闭一会儿眼睛;能在放学之后随意地留在教室里,跟好兄弟一块儿去学校旁边的好的超市、两王一炸、鸡蛋灌饼,回家后发现晚饭吃不下;甚至,能在深夜补着手头欠下的作业,打开 QQ 发现同学也在线……

多么惬意的事情啊!那是我曾经拥有的生活,却只是我曾经拥有的生活。

还是看看现状吧。多久没有人 QQ 小窗找我谈论 OI 以外的事情了?上次可能还是在初二的时候。好像我的整个生活已经完全被 OI 所包含,\(\text{life} \subseteq \text{OI}\)。我不像凯文那样的人 win,在卷 OI 的同时还能和妹子聊天,还能上 LGM。上一回和同龄的女性说话,也已经是在一个月以前了。于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愈发地被放大,现实的泥沼中苦苦地挣扎。

动漫啥的,最近也不怎么看了。忙是一个原因,就算看了,也不太能有感同身受(能有就怪了,正常人也不会有的吧)。

NOI 结束后,我尝试看了「总之就是非常可爱」的第二季。看了几分钟便看不下去了。不知道是因为 NOI 导致的心情不畅,还是有什么更加现实的原因啊?

但我曾经自认为是理想主义者的啊?

中考前回班的那段时间,我还在对同学炫耀,「停了半年的课,考个 \(560\) 分,还能去 nfls 最好的班」。现在想来,可真是讽刺啊。

同学聚会一定记得喊我啊,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把集训咕咕咕了。

只有从高峰跌倒谷底,才能体会到我此刻的感受吧。这样的事情,已经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zc 常和我说,nfls 的 OI 集训是全国最好的。从结果来看,的确如此。毕竟,能够拥有庞大资源的 OJ,并且一年能出 \(6\) 个 jxd,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这种高强度的集训,又有多少选手敢说,是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呢?

可是大家都是这样的吧,不管是在 nfls 之类的强校,还是 hb 之类的机构,大家不都是像这样度过平淡的一天又一天,在竞赛的压力下被慢慢磨平了个性?

或者说,其实让我感到压抑和扭曲的,并不是什么集训,而是整个 OI、整个竞赛的大环境。

原因也很简单,失败的代价过于沉重了。谁会希望失败呢?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无休止地卷下去。


仔细想想,当我在小学决定冲外时,南外给我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事到如今呢?别人在过着我期盼的学习生活,我却可能要卷三年高三。就像我确实在这里,但是在这里的人却又不是我。

感觉有些迷茫了啊。接下来的一年会发生什么呢?我还能否顺利进入省队甚至 A 队?我能否像几位高一 Ag 的学长一样高二翻盘?还是说我的运气会比较差,再获得一枚 Ag 甚至 Cu,然后开始我的第三年高三生活?

不过,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该结尾了吧。怎么写结尾呢?好像自己写作文时也从来不会写结尾。那就到此为止吧,就像那长存不灭的过去、逐渐消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