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念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5-01 22:00:52作者: 大浪淘沙、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如来常为比丘说无常,苦,空,无我,此是四圣谛,常为诸菩萨说此四谛。何以故?若菩萨不修无常,不求苦,不知空,不明无我,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常观故,得圣果者,诸佛常为说无常。”

复次,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经过山林,见一枯树,叶叶枯萎,即应观察,细察观之,见其树根枯涸,实已死亡,无有生机。诸比丘!如彼枯树,根已死亡,枝叶枯萎,无有生机,是故彼树成枯树。如是,诸比丘!一切诸法,皆如是相,如梦幻化,烟波之象,泡影之体,应如是观。

若復有人,能于一切法中,如是观者,则名生死行者之最后地。如是,诸比丘!应观无常,应观苦,应观无我,应观空,如是观者,则名生死行者之最后地。是故,诸比丘!当修无常念,当修苦念,当修无我念,当修空念,如是观者,则名生死行者之最后地。

如是观者,于无常中生信,于苦中生厌,于无我中生智,于空中生解。生信已,得定,得定已,生慧,生慧已,得解脱,如是无常观者,无所畏忌。为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诸比丘!应观无常,应观苦,应观无我,应观空,如是观者,则名生死行者之最后地。

【译文】 我闻如是: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在一起。那时,佛陀对这些比丘说:“比丘们啊,我常常告诉比丘们要观察无常、苦、空、无我这四圣谛。这是因为如果菩萨不修行无常观,不求苦观、空观和无我观,就不能达到阿罗汉果位。而且,所有的佛陀也总是告诉他们修行无常观,能够通过这种观察获得圣果。

还有,比丘们啊,如果有一个善男子或善女人走在山林中,看到一棵枯树,每一片叶子都萎缩了,那么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看看它的根,会发现已经干涸,完全没有生机了。这棵树已经死了,成为了一棵枯树。同样的,比丘们啊,所有的法都是如此,如梦幻般的虚幻,如烟雾般的幻象,如泡影般的体态,也应该用这种方式来观察。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所有的法中如此观察,那么他就能够达到生死行者的最终目的地。因此,比丘们啊,应该修行无常观、苦观、无我观和空观,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生死行者的最终目的地。

如果一个人这样观察,他就能够在无常中生起信心,在苦中产生厌恶,在无我中产生智慧,在空中产生解脱。一旦产生了信心,就能够获得定力,获得定力后就能够获得智慧,最终就能够获得解脱。像这样观察无常的人,就不会害怕什么了。正因如此,他们能够获得阿罗汉果位。

比丘们啊,应该修行无常观、苦观、无我观和空观,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生死行者的最终目的地。 https://www.hrfjw.com/fojing/weimojiejing/yuanwen.html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https://www.hrfjw.com/fojing/jingangjing/39210_2.html https://www.hrfjw.com/fojing/jingangjing/39210_8.html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