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

发布时间 2023-09-09 20:25:15作者: qian23
  1. 分层思想

分层可以使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划分为 :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 是最靠近用户的OSI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像qq,微信等应用程序就是这一层的,只有应用层有端口。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人的语言翻译成计算机) 将接收到的数据翻译成二进制数据,并指定数据的存储格式、加密格式,解密等等工作。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是否 允许 建立会话连接,建立了不同操作系统的之间的会话,通过一些协议去判断 符合 确定你的两个软件之间是否可以进行通信(两个微信之间进行通信)

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

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网络层------定义逻辑地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寻址,理论选择转发数据的最佳路径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逻辑(IP)地址封装成数据包,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分拣员,分拣到底数据走哪条路更快)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交换机 网卡)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物理(MAC)地址封装成数据帧,MAc地址是用来标识网卡的物理地址,建立数据链路;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可以重传数据帧。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报文头部和上层数据信息都是由二进制数组成的,物理层将这些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比特流转换成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3.TCP/IP五层模型

TCP/IP 5层模型(华为)从下往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比起OSI七层模型,少了表示层和会话层。将OSI 参考模型中的高三层合并为一层统称应用层。在层次结构上,两者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但是 TCP/IP 参考模型比OSI 参考模型更简化。

4.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假设甲对乙发送一条信息:“Hello”,这条信息将要在甲这一端依次经过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才能发送到乙那一段。

而乙接收这一条信息则需要依次经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详细过程:“Hello”这条信息从应用层到传输层,传输层检测信息来源于哪个应用,端口是多少来决定使用TCP还是UDP传输

TCP :传输控制协议 可靠协议 (安全性高,速度慢)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不可靠协议(安全性不高,速度快)

例如ftp是使用TCP的,而qq和微信是使用UDP的。

然后到网络层

网络层有一个协议,叫IP协议,网络层的作用是把原IP和目标IP写入,给信息加上IP包头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由于需要让交换机也能读懂信息,于是要将信息传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给信息加上一个mac地址

日程表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最后通过物理层的网线传输到乙的那边

乙接收到信息后,信息通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层层解析,让乙收到了甲的“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