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网络构建

发布时间 2023-06-29 12:44:51作者: 432--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和班级

 

成绩

 

姓名

彭xx

学号

11xxxxx32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

骨干网络构建

1. 理解路由协议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组网技术,搭建远程网络拓扑图;

3. 运用路由协议RIP、OSPF和BGP,实现骨干网络的联通。

简要解释下面网络术语。

  1. 简述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和被路由协议routed protocol的概念。

答:

 

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

路由协议是网络中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用于相互交换网络可达信息和距离等参数,动态地学习并维护路由表的一种协议。它可以通过计算出最优路径传递数据包到目标网络地址,从而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这些协议之间有所不同,比如更新周期、底层拓扑协议、寻址方式等均可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路由协议的主要目的都是使得路由器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最佳路径,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路由表。

 

被路由协议(Routed Protocol):

被路由协议则是网络通信中本身需要进行路由选择的协议,如IP、IPv6等。网络设备通过路由协议来获得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拓扑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如何转发被路由协议所传送的数据包。

 

  1. 简述路由协议的分类,并比较其特点。

答:

 

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可以根据其工作方式、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类型进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路由协议分类及其特点

 

1. 按照工作方式分类

 

距离向量协议(Distance Vector Protocol):路由器只知道其邻居节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将此信息传递给相邻的路由器。每个路由器使用一些度量衡算法来确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常见的距离向量协议有 RIP、IGRP、EIGRP。

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路由器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将其转发给相邻的路由器。每个路由器根据全局视图计算出最短路径。常见的链路状态协议有 OSPF、IS-IS

 

2. 按照信息交换方式分类

 

静态路由协议(Static Routing Protocol):手动配置,指定到达目标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由于需要手动配置,管理较为困难,适用于简单的网络。

动态路由协议(Dynamic Routing Protocol):自动学习路由,并根据网络情况自动更新路由表。动态路由协议能够快速适应网络变化,但在大型网络中可能会增加网络负担。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 RIP、OSPF、BGP等。

 

3.按照网络类型分类

 

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适用于单个自治系统中的路由器间通信。常见的IGP协议有 RIP、OSPF、IS-IS和EIGRP。

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适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器通信。常见的EGP协议有 BGP。

 

  1. 简述管理距离AD、自治系统AS的概念。

答:

 

管理距离(AD):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达成某些目标所要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在沟通、协调和领导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管理距离还涉及到人际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处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管理距离来实现职业生涯上的成功。

 

自洽系统(AS):也叫内在一致性系统,是指个人内部的一个系统,由思想观念、价值信仰、情感体验等构成。自洽系统具有内在一致性,能够帮助个人做出决策,保持稳定和自我认同,同时也能改变和适应环境。

 

 

 

 

 

 

 

 

1.画出实验所需的网络拓扑图。

――截图(网络拓扑图1个)

 

 

2.为设备接口配置IP地址,并测试网络连通性。

――截图(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分别测试2个图)

直连网段,要求处在相同的网段内—网络号相同。

路由器的不同端口要求处在不同的网段内,路由器是异构网络互联的设备。

    结论:没有路由,无法实现跨网段的通信,只能直接交付,不能间接交付。

 

pc IP设置如下:

 

PC1

PC2

PC3

PC4

ip

10.1.1.10

30.1.1.10

50.1.1.10

70.1.1.10

子网掩码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默认网关

10.1.1.1.

30.1.1.1.

50.1.1.1

70.1.1.1

 

进入R1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ip address 10.1.1.1 255.0.0.0

no shutdown

exit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ip address 20.1.1.1 255.0.0.0

no shutdown

end

 

进入R2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ip address 30.1.1.1 255.0.0.0

no shutdown

end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ip address 20.1.1.2 255.0.0.0

no shutdown

exit

interface Ethernet 1/0

ip address 40.1.1.1 255.0.0.0

no shutdown

end

 

进入R3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ip address 50.1.1.1 255.0.0.0

no shutdown

end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ip address 60.1.1.2 255.0.0.0

no shutdown

exit

interface Ethernet 1/0

ip address 40.1.1.2 255.0.0.0

no shutdown

end

 

进入R4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ip address 70.1.1.1 255.0.0.0

no shutdown

end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ip address 60.1.1.1 255.0.0.0

no shutdown

end

直接交付:

PC1,PC2为例:

 

 

间接交付:

PC1 ping PC2,PC2 ping PC3为例:

 

 

 

3.进行路由器的基础配置。

――截图(每项1个图)

R3为例

     改名: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host R3

 

 

     配置密码: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line vty 0 4

            login

            password 432

            end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line console 0

            login

            password p

            end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enable password p432

            end

 

 

4.在不同的路由器上,设置协议RIP,并测试网络连通性。

――截图(测试2个图、查看路由表1个图)

动态路由协议RIP的格式:(config)# router rip

                        (config-router)# network 直连网段

进入R1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 rip

network 10.0.0.0

network 20.0.0.0

end

进入R2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 rip

network 30.0.0.0

network 20.0.0.0

network 40.0.0.0

end

进入R3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 rip

network 40.0.0.0

network 50.0.0.0

network 60.0.0.0

end

进入R4进行设置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 rip

network 70.0.0.0

network 60.0.0.0

end

 

   设置完毕后路由表图:

 

 

    PC1 ping PC2:

 

    PC2 ping PC3:

 

 

5.测试:全网贯通么?结论:网络贯通。

――截图(测试至少2个图、查看R1/R2/R3/R4的路由表1个图)

     

     R4为例:

     设置前路由表:

 

     设置后路由表:

 

PC3 ping PC4:

 

PC1 ping PC4:

 

6.尝试:PC1远程登录到路由器R4

――截图(在PC1上登录到路由器R4显示的图,并和R4路由器上看到的图对比。)

 

      设置权限和密码:

        代码:

            configure terminal

            line vty 0 4

            login

            password 432

            exit

            line console 0

            login

            password p

            exit

            enable password p432

            end

      接着在PC1上登录R4并查看路由表:

            

      直接在R4上查看路由表:

 

 

      结果:两边结果一样

 

  1. 你的感受。

答:

进行路由器配置实验让我感受到了网络设备配置的重要性,因为一些简单的设置错误可能导致整个网络出现故障,这也提醒我需要更加细心并且遵守指南。明白了通过尝试修复错误和寻找答案来解决问题,这种探索精神相当有用。

 

  1. 你的收获。

答:

通过路由器配置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连接多种类型的设备,并对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这让我感觉我比以前更加能够了解网络基础知识。

 

  1. 你的困难。

答:

路由器配置实验有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在网络配置上出现问题,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在配置ip时不小心就漏了或者打错了代码,这些错误一开始还不会显现出来,一直到后面出现影响再想回头处理就非常麻烦。

 

  1. 你的启示。

答:

路由器配置实验教给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防范于未然。在实施计划之前,了解组件和其工作方式以及错误产生在哪里都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