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发布时间 2023-08-18 14:51:53作者: Vpegasus

金字塔原理 总结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沟通时希望达到的境界。达到此境界需要在沟通时弄明白“谁是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总-分的金字塔结构,能够清晰地传达交流信息,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本书从四个逻辑方面由浅入深地讲解金字塔原理:

1、表达的逻辑: 介绍了金字塔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搭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

2、思考的逻辑:介绍如何细致地把握细节,保证真实明确地表达思想;

3、解决问题的逻辑:介绍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框架组织分析,从而更方便地 应用金字塔原理;

4、演示的逻辑: 介绍如何演示ppt等一些演示技巧(不是重点)。

1、表达的逻辑

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与其他人交流:与同事合作,向上级汇报工作,给下级布置任务,跟业务合作方沟通需求或项目进展等。良好的沟通可以节省交流成本,使双方快速地、无歧义地信息同频,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沟通要求表达有条理,表达内容结构组织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对听众来说,最容易理解的表达顺序是先明确主要、抽象思想,后了解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次要思想。因为主要思想总是从次要思想概括总结出。表达内容的理想组织结构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即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

1.1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无论表达多么简短,听众仍需要理解每一句话,并寻找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表达采用金字塔结构,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那么听众会更容易理解所表达的思想。将表达(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需求做三件事:

1、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有某种联系,并会自动将事物按某种逻辑组织起来。如果将思想先于听众归类,分组组织起来,听众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住。

2、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听众会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解读,从而得出结论,如果不预先告知结论,听众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即使没有理解偏差,也会增加听众的理解成本。

3、自下而上的思考,总结概括:不断地对思想归纳概括,可以帮助你检查各内容之间是否互相联系,从而了解是否正确理顺表达结构。

1.2 金字塔内部结构

条理清晰的表达,基于各思想之间都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组织总体上的金字塔结构。表达思想必须符合以下结构规则:

1、纵向结构:上一层次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通过纵向联系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听众带着兴趣了解你的思路进展。因为纵向联系迫使听众按你的思路产生符合逻辑的反应。(放在金字塔结构中的内容就是思想。思想在本书中定义为: 向听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听众疑问的语句)

2、横向结构: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可以是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等。

3、有序言:序主的目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确定初始问题(即听众将提出的第一个疑问)。序言包括背景、冲突、听众的疑问与表达者的回答,即SCQA(Situation, Complication, Question and Answer)模型。 此模型在让听众了解你的思维之前,与你站在同一位置上。

1.3 如何构建金字塔

当开口表达时,你只是大致知道要说什么,知道表述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但不清楚具体表达什么或怎么表达。你对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其实了解很多,只是需要组织方式,将其构建成金字塔。可以使用自上而下法,或自下而上法,其中自上而下法会更容易操作些。

1、自上而下法

a. 确定所要表述的主题

b. 设想读者疑问

c. 给出答案

d. 检查背景和冲突是否引发读者提出疑问

e. 证实答案

f. 填写关键句要点

2、自下而上法

a. 列出所有想表达的要点

b.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联系

c. 得出结论

d. 倒推出序言

1.4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开场白)概述听众已知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所要所表达的内容及内容所要回答听众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你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提供回答听众疑问的答案上。序言采用讲故事的结构,以便引起听众的兴趣,专注于话题。

1.4.1 序言的SCQA模型中涉及几个重要概念:

1、背景:关于文章(谈话)主题的公认事实。引入背景是在谈与主题有关且听众肯定会同意的内容。

2、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引发读者提出疑问的因素。

3、关键句要点(或称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听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关键句的每一个要点都应按照与全文的序言相似(但简单得多)的背景-冲突-疑问-回答结构逐个引出。

1.4.2 构思序言需要注意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听众而不是“告诉”听众某些信息。不能含有图、表类信息。

2、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 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可以不按标准顺序,但必须都有。

3、序言的长度取决于听众和主题的需要。

1.5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在金字塔横向结构中,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1.5.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过程中,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是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因此”引出的结论。归纳推理是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

演绎推理需要完成3个逻辑步骤:

1、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2、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3、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1.5.3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需要注意到若干不同事物具有的共性,然后将其归为同一组,并说明其共性。归纳推理需要创造性思维,相比演绎推理困难得多。

正确的归纳推理需要清晰无歧义:

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2、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

2、 思考的逻辑

搭建好表达总体框架后,需要对每个关键句要点之下的层次展开论述。此时可能会犯两种常见错误:用一个名词概括关联性很小的思想(如 10个步骤,5个问题等),而这些思想可能没有关系。另一个是关键句要点缺乏思想(如该公司存在5个问题)。罗列信息是思考的步骤,但不应止于此,还应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起来的逻辑框架,并确定逻辑顺序,然后概括总结出各组思想隐含意义,即所谓的归纳跃进。这一步是艰难的,因为艰难所以经常会被忽略。而忽略这一步,意味着你无法将自己的思想清晰、明白地呈现给听众,更糟的是,你可能根本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核心。

2.1 应用逻辑顺序

在金字塔横向结构中,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确保同一组中的思想实属这一组,还可防止你遗漏任何相关思想。逻辑顺序主要有三类:

1、时间顺序

2、空间(或结构)顺序

3、重要性顺序

如果在某一组思想中找不出以上顺序说明这些思想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或你思考得还不周全。 可以将每个句子改写成说明实质的短句,以便归纳总结。

2.2 概括各组思想

位于金字塔结构中的上一层次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因为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实际都是从下一个层次的思想提炼总结出来的。 概括各组思想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人们在难以得出明确结论的时候,很容易写一句缺乏思想的句子(如3 个理由,5个原因)应付了事,而不是努力完成自己的思路。 这是掩盖思考不完整的事实,会错失有逻辑性与创造性思考的绝好机会。可以对思想进一步评论,或找出与之类似的思想。有思想的句子是这样:对于行动性思想,需说明采取行动之后的结果;对于描述性思想,需说明这些思想的共同含义。

1、总结句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对行动性思想进行介绍、建立联系和总结概括,以说明采用某种行动的方式或某事运作的方式。这是非常难难的思维过程。不过可以遵循以下逻辑技巧:

a. 行动、步骤之间相互独立,不重不漏;

b. 必须说明行动产生的直接结果,措辞明确;

c. 先明确语句表述行动、流程,再区分不同抽象层次,再概括出行动结果。

2、找出各描述性结论之间的共性:是否针对同一主题,是否涉及同一行动,是否针对同一类对象,是否包含同一观点等。

3、解决问题的逻辑

在准备交流一个项目或研究报告等通常用来说明如何解决问题的思想时,你经常会淹没于大量需要分类整理的事实、数据中,从而无从下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理想流程是:界定问题---> 结构化(分析问题) ---> 分析/找到(解决方案) ---> 组成金字塔(与他人交流)。序言的作用是对问题定性,金字塔则用来说明,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步骤或理由。提高写研究报告的秘诀是界定问题,与有条理地搜集和分析数据,转换为金字塔形式。

3.1 界定问题

问题是指已有的(现状)与你想要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某一背景,并在一系列特定条件下产生的。

界定问题的框架需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情

2、我们不喜欢它什么

3、我们想要什么

界定问题需要四个要素:

1、切入点/序幕:现有的结构与流程。

2、困扰/困惑: 指现在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发生的事件,它对序幕中介绍的相对稳定的背景构成了威胁,并因此引发了非期望结果。

3、现状, 非期望结果:需要设法解决或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或者是有可能抓住的机会。

4、目标,期望结果:基于现在结构或流程产生期望结果(如果非期望结果是机会,则希望利用它)。

3.2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收集信息---> 描述发现 ---> 得出结论---> 提出方案。

4、演示的逻辑

书面用多级标题,首行缩进,下划线、编号等,结构间有过渡,主要思想组间有过渡。PPT尽量简明扼要,简要说明整体结构,然后需要大量排练。


金字塔原理 读后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对联中国人非常熟悉,也深以为然。然而,如何“洞明”,怎样“练达”,却鲜有人能说明白,而给出具体操作方案更是少之又少。幸运地是,来自麦肯锡的芭芭拉 · 明托(Barbara Minto)为我们带来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这本书是芭芭拉 · 明托从写作中抽象出表达的逻辑,并推而广之,揭示思考的逻辑与解决问题的逻辑。高效、明确的表达、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是符合金字塔原理结构的。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其特征是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金字塔原理思维方式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因其结构类似埃及金字塔方锥结构而得名。 整本书每个字都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概括各组思想”,也称为归纳跃迁。它让我们了解,适时归纳,可以发现思维盲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多运用,帮助自己决策。

概括各组思想

“概括各组思想”出现在“思考的逻辑”一章中。 金字塔结构是以上统下的,上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从下层次思想归纳总结出来的。这一步是艰难的,从而我们经常会用缺乏思想的关键句(如简单罗列:上海封城有以下七点影响)敷衍了事。这意味着你无法将自己的思想清晰、明白地呈现给听众,更糟的是,你可能根本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核心。我们应进一步思考,以保证每组思想存在某种内在逻辑关系,并明确表达出这种逻辑关系。

思考问题时,我们会罗列很多信息,1,2,3,...等很多个点,有时要点越多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思考的全面,而事实并非如此,罗列信息只是思考问题的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对这些信息归纳总结,提炼思想,以进一步明确我们要表达的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主要可分为行动性思想与搭档性思想两大方面。

1、 对于行动性思想,关键句需要说明行动结果或目标,并且保证行动不重不漏,言辞明确、具体。如下面:

为提高在非洲市场的手机销售量,我们应当:
    1. 按地区、按客户的收入潜力、将客户排序;
    2. 确定希望在各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3. 相应地调整各地区的销售力量分配;

这样的描述是不正确的,因为手力销量这一概念太宽泛,而相应的方法又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明确行动的目标。 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比如为什么需要对客户排序,不排会怎么样?此问题答案是明确的,即不排序,有一些客户是没有能力买、换手机的,后面加大在此类人群的销售资源意义不大。然后,为什么要确定市占率? 市占率非常高的地区,潜在用户也不多,增长有限。经过对自己提问我们知道了这具体地行动目标:

为提高在非洲市场的手机销售量,需要将销售资源重点集中在挖掘潜力大的客户身上:
    1. 按地区、按客户的收入潜力、将客户排序;
    2. 确定希望在各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3. 相应地调整各地区的销售力量分配;

其实还可以更具体,比如根据目标周期,我们可以加上限制,比如需要将下半年的销售资源重点集中在挖掘潜力大的客户身上。这是概括思想的力量,它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具体的目标是什么,从而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比如要挖掘客户潜力,除了收入,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维度,比如年龄是不是也可以作为筛选条件,在没有总结归纳之前,这个角度不一定能想得到,或需要更长的思考路径。

2、对于描述性思想,需说明思想的共同含义。比如在调研是否应进入印尼手机配件市场的调研:

我们的结论:
    1. 市场巨大, 且正高速度增长;
    2. 配件市场有利可图,;
    3. 市场的主要特征显示,进入有较大障碍;
    4. 配件市场总体趋势喜人,但因疫情原因,一些细分市场前景不明确;
    5. 总体上,市场有吸引力, 但也高度分散。

其实,以上5点,仔细思考,发现可从两方面说:一是有利因素,市场巨大,在增长,有利可图,形势喜人等,二是不利因素, 市场准入有障碍,有不确定因素, 市场分散。 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总结:细分市场有吸引力,但细分市场难以进入。这句话不是结论,尽管总结的很精辟,我们无法判断是否进入市场,仍不知结论是什么。工作还没有做完。通过组织归纳,找到这各个论点的共同含义,如上例中,多条论点共同含义是进入有印尼手机配件市场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通过总结其中的公共因素,我们发现,对于最终结论,我们并没有思考完全。这就是归纳总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