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程优化 - 总结笔记

发布时间 2023-09-21 16:43:03作者: 阿玛度の博客
一、一个忙碌的上午(现实中的工作流问题)
    • 小张已经忙了一个早上了,她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条理的,这种有条理的忙碌感让他觉得内心充实。她会把每件工作按照紧急程序进行一个大致的排序,一件件处理,但是判断依据呢?只是自己的一个感觉而已。(问题:没有对瓶颈环节设计紧急的分流方案)
    • 老王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却故意放慢了工作节奏,原因很简单,下一项工作需要等前面的小张把她的那一部分工作做完,但刚才问了,小张还没有开始做。(问题:瓶颈环节卡住工作流,瓶颈环节后的员工,没有足够工作量)
    • 还有小李,小李的工作需要老王配合,他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不停地催促老王,至于这个项目是否比别人的更急,他才不管呢。小李的工作做完之后还需要小赵处理,但是他也不在乎小赵有没有时间,他最在乎的是自己是不是全部门效率最高的那一个人,因为这个关系到他下半年能否升级?小李的方法是不停地抱怨别人的效率不高。这样一来,别人一旦遇到他的活就会赶紧把它做好,以免被他说。虽然小李真的成了全部门效率最高的员工,但代价是所有跟他无关的项目,都会被耽搁。(问题:工作流中的抱怨者,通过工作流来放大自己的绩效和甩锅。)
 
二、工作的上下游关系
工作流上的关系有三种:一是统筹协调,二是监督支持,三是上下游关系——后者也是最主要的关系。
实际上,很少有任务能照着设计好的“工作流”顺畅地跑一遍,每次不是这里沟通出了问题,就是那里多了意想不到的需求。
    • 比如工程师觉得需求不明确,工作被打回,产品经理觉得又有新需求补充,要调整方案。
    • 明知需求发生变化,有些人也不会打破“工作流”立刻通知团队成员,一定要等到同事的工作做完了,才告诉大家这个噩耗。
在团队配合中,如果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工作流,结果无非两种:一是“对方态度不积极”;二是“对方能力差”。
    • 【通过工作流放大自己的能力】:再加上个人绩效诉求,人人都要放大自己的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多给工作流上的伙伴“挑刺儿”,别人多承担一点责任,你就多一点业绩。
    • 【利用工作流甩锅和规避责任】:流程不但可以用来抱怨,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比如说,如果你在某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你发现由于前面的流程被拖了下来,导致你不可能按时完成任务,很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想办法挽救”,而是立刻发邮件通知相关的人,以撇清自己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抄送上司。
    • 【螺丝钉”被动配合者“】:除了一部分“抱怨者”之外,团队中大部分都是被工作流支配的“被动配合者”——来了活就做,做完就丢到下一个环节,只对工作职责负责,不对任务执行结果负责。
所以真正需要对流程负责的人,是部门经理。
 
三、有一些事,永远不会有人汇报
 
可以看不见得一些问题:
    • 如果你是一个几十个人的部门的负责人,你看见下属带着客户进公司,你可以装作没看见;
    • 会议室里的新业务谈判正在进行,供应商正在拍桌子,你可以装作没看见;
    • 技术的几个同事对某个方案的细节产生了分歧,你仍然可以装作没看见。
反正按流程,最后下属总要向你汇报,如果不汇报,说明一切顺利且你已经充分授权了,只要你不是故意推诿,一个好的组织可以自行解决大部分的问题,领导的介入反而让事情横生枝节。
 
但有一些事件,不会有人向你汇报,不会有人告诉你流程有问题,下属和客户只会告诉你XXX工作效率太低,XXX下班后就联系不上了。
部门经理考虑的是工作流程优化,是在不推翻业务流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效率。
 
四、工作流的问题在于找到瓶颈
虽然中国的高层领导中,工程师出身的人特别多,但这只是因为理工科出身的人比文科生听话好管,整个工作文化、管理文化呈现出深厚的“道德倾向”,强调人的主动性,无视技术性的因素。
而工作流的优化首先应该抛开人的能力问题,回归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
瓶颈环节的存在:
原因在于,工作流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人,任何部门都有一些【瓶颈环节】,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不管是砸钱还是加人,都无法提高效率,人的能力也有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
    • 这个瓶颈环节前的工作,大量被积压;
    • 这个瓶颈环节后的员工,没有足够工作量,又得假装工作,反而干扰了其他环节的正常工作。
0
 
工作流的优化应该围绕这个瓶颈环节,提高工作流的通过效率:
 
1. 尝试瓶颈前置
类似于“以产控销”,把效率最低的瓶颈环节放在第一位,以约束非瓶颈环节的无效工作,来控制整个工作流程的成本,类似丰田生产方式中的“看板管理”。把效率最高环节的效率降下来,只是一个“控制成本”的权宜之计,而治本之道,仍然是要在无法提升“瓶颈部门”产能的情况下,提高“通过瓶颈”的效率。
 
2. 对瓶颈环节设计各种分流方案
    • 比如把品控等环节前置,业务早期大部分都是无效的咨询、方案,但每一件都要按流程走到它的“终点”,这些无效业务同样耗用了“瓶颈环节”的工作时间,把品控等环节前置,或两次品控,虽然增加了运营成本,但好处是降低了瓶颈环节的“无效业务流量”。
    • 比如按业务紧急程度分流。工厂的订单一般都不是先来后到的,而是分紧急程度,让有些订单“插队”,但大部分公司的业务往往没有这个紧急度评估的常规环节,这就导致一个人连夜加班赶出来的工作成果,却在下一个环节的同事的电脑里睡了一个礼拜的大觉,而他在做一件对他而言很紧急,但对公司而言却一点也不急的事。最后,客户催得急的业务还在走流程,客户没那么急的业务已经完成了。只是这个分类不光要看紧急程度,也要看是否需要经过瓶颈环节,不需要进入“瓶颈环节”的,正常处理;需要进入“瓶颈环节”的,按紧急程度分类,保证“最紧急的任务”优先通过“瓶颈环节”。
当然,以上方法都有一个问题,都是需要人来进行主观判断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谁来判断?谁有权决策?授权的范围是什么?
首先,这个人不可能是部门经理,他管不了那么细。
所以说,流程优化虽然是一个技术工程,但归根到底还是用人的问题。(问题在于:要找到业务工作流的发动机员工)
 
五、“业务发动机”员工
适合承担这个角色的,就是职场上被视为“发动机”的团队成员,他们职位不高,却常常成为“工作流”的推动者,他们关注结果,注重沟通,愿意承担责任并且为之付出。
因为具备未来管理者的潜力,这一类员工未来也更有机会在企业脱颖而出。
 
有一个公式:团队业绩=成员能力+人岗匹配+协同工作。
从积极的一面讲,“协同工作”可以比单打独斗创造更高的效益,是一个“正和博弈”,所以人人离不开团队合作。
但员工真正到了业绩评估时才发现,“团队配合”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且很难评估,主要还是看“成员能力”。
所谓的“团队配合”是指在团队配合中突出个人的作用,所谓的“协同绩效”是指利用团队资源实现自己的业绩。
一位员工平衡团队配合与个人工作能力的关系,是评估适合的“业务发动机”人选的主要依据。
 
“团队协作”能力强者在“非管理者”中有下面的特征:
 
  • 善于活跃团队气氛,善于发现团队其他成员的长处;
  •  在沟通中,聚集共同目标、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不做无益争论;
  • 能够跳出团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也能与公司高层沟通,巧妙地运用这些外部力量,完成团队的目标……

“团队意识”不是什么高尚的品德,而是一个人身处优秀企业时的一种目光长远的理性选择,是在自己还没有成为团队领导者的时候,证实自己潜着力的好方法。
换句话说,部门经理在自己设想的工作流程优化方案,却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员工时,首先要思考一件事:你的企业对于员工而言,是否值得为之延迟满足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