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急流勇退 功成身退

发布时间 2024-01-03 15:58:30作者: 王闯wangchuang2017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进则尽忠报国,退而富甲天下,携美泛舟西湖——范蠡的传奇人生

春秋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道家学者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蠡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名臣良将众多,而得善终者却很少。不过春秋时代的范蠡,却是一个例外。宋代学者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唯范蠡一人。”范蠡之所以能有这样完美的结局,是因为他悟透了八个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我们都知道财神爷,其中最著名的文财神正是范蠡。当年范蠡离开越国时,身上仅有少量细软,但他很快积财十万,直到身家过亿。也因此,他被后世尊为财神爷。但在人们的印象中,范蠡是越国的重臣,越王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他为什么一定要下海经商呢?这要从多年以前的吴越恩怨说起。

 

急流勇退——范蠡

公元前482年,早已按捺不住的越王,趁吴王离开吴国北上和诸侯会盟时,兴兵伐吴,几次征战之后,终于灭掉了吴国。为了庆祝胜利,越王大宴群臣。

席中,文种在祝酒词中赞美了越王的战功,越王却一言不发。文种又祝了一次酒,在祝酒词中特意提到“灭仇破吴,不忘返国”,意在提醒越王适可而止,灭掉吴国后,尽早返回越国。

大家很是赞同,听了纷纷点头,但越王却愈加不开心。范蠡知道越王心中有更大的虚荣,还想继续北进中原,称霸天下,并不想返回越国。至于战争会不会给大臣和人民带来负担,他并不放在心上。

越王果然继续进军,终于成了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就在此时,范蠡对越王说要离开越国。越王不同意,还说:“你要留下,我就分一半江山给你。你要走,我就把你老婆孩子都杀了。”范蠡苦笑:“我老婆孩子有什么错呢?”当晚他便收拾细软,乘上早已准备好的船,离开了越国。

范蠡来到了齐国,给文种写了一封信,说:“人有盛衰,福极祸来。鸟已尽,弓将藏,兔已死,狗将烹。越王那个人,长了个长长的脖子,小鸟一样的尖嘴巴。这样的人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啊!你为什么不离开他呢?”然而文种或许是贪图富贵,或许是不相信范蠡的话,只是装病不上朝,却下不了决心离去。终于,文种被越王赐死。而到了齐国的范蠡,则悉心经商,不久就积累了十万钱的财富。

与此同时,齐国请他做相国,但范蠡认为大富大贵很不吉利,拒绝了。之后他把家产散发给亲友,只带着重要的财宝,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定陶区,很快又积累了许多财产。从高位上退下来的范蠡,不仅没有穷困落魄,反而越来越辉煌。

想当年,范蠡不计耻辱、不顾艰辛,为越国鞠躬尽瘁,最终帮助越王成就了霸业。但是当越国达到顶峰时,他不是留下来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急流勇退。因为他深深明白:人要有舍,才能有得。

功高难免震主,功成即可身退。当越王发现,他离开越国的那几年,群臣竟然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自然感受到了威胁。只不过他还要依赖大臣们灭掉吴国,所以不好发作。

如今霸业已成,在越王的心里,这些重臣自然就留不得了。可惜只有范蠡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宁可不要“半壁江山”的荣华富贵,也要离开。

之后的范蠡,过得比前半生更加精彩,而且潇洒自由。如果当时文种能看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八个字,纵使不能像范蠡那样富可敌国,至少也会有个平安喜乐的晚年吧。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人。

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

范蠡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01、出身卑微,郁郁不得志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三户邑。范蠡出身贫贱,但小时候的他抓住一切可以读书的机会,编读史书典籍。

范蠡师从于计然,博学多识,文武双全。范蠡虽满腹经纶,但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选拔官吏,非贵族阶层不得做官。

范蠡空有文才而不被任用,报国无门,使得范蠡放浪形骸,做事办事不合时宜。

他做出的事情往往令人惊诧不已,疯疯癫癫,行为怪异,被誉为有名的“楚国狂人”,乡邻们喊他为“范疯子”。

 

后来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他的命运得到改变。

范蠡与文种常常谈古论今,针砭时事。范蠡认为,楚王荒淫无度,身边又有佞臣当道,所以楚国绝不是一个好的去处。

吴国也不行,吴国在伍子胥的治理下,各个政策方针已经相对成熟,加入吴国,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点缀作用。

在一番权衡之下,范蠡把目光放在了越国身上,越国各方面都还没有发展成熟,正好可以让自己施展抱负。

他们一起投奔越国,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国勾践。

 

02、越王兵败,范蠡跟随其做吴王奴隶

吴、越两国是世仇,经常发动战争。范蠡到越国的时候,吴国在贤臣伍子胥的帮助下,军事力量已臻强盛。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马厉兵,准备攻越。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

范蠡劝阻无用,结果吴军在夫椒大败越军,勾践只剩下五千残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

 

越王勾践在追悔不已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范蠡的价值,后来对范蠡言听计从。

为保存越国,范蠡向勾践大胆谏言,请他假意投诚,表示愿意携妻带子入吴国为臣忍辱负重以待转机。

 

吴国上下只有相国伍子胥反对此事,他认为上天要吴国灭越,所以不能同意越王的请求。

勾践知道伍子胥这个态度,便决定杀妻灭子,与吴国决一死战。

 

范蠡深知吴王夫差为人伪善又好面子,喜欢彰显自己的大度和仁慈。伍子胥喜欢直谏,一直不受夫差所喜。

夫差的宠臣吴国大夫伯嚭为人贪财好色,于是范蠡建议勾践买通伯嚭,替越国求情。

伯嚭收受了越国的财货美女后便去对吴王夫差进言,继续进攻越国,必然使得勾践杀妻灭子,焚烧宫室,与吴国拼死一战。

到时越国会上下同心,仅剩的五千人会同仇敌忾,吴国反而有更大损失。

 

吴王夫差认为有道理,便接受了越国的请和,把军队撤回了吴国,避免了越国被灭的危险。

越王勾践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蠡陪同勾践前往吴国,为奴三年。

三年里,君臣二人忍辱负重,毫无怨言地干着刷马、除粪等各种脏活累活。

 

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勾践甚至亲自去尝吴王夫差的粪便。

他们君臣天天任劳任怨地为吴王做奴仆,打动了吴王,三年后,吴王把他们君臣放回国。

 

03、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励精图治,灭吴称霸

越王勾践受了三年的侮辱,耿耿于怀,回国后不忘雪耻。

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他每天睡在柴草上,上面吊着一个苦胆,每天尝一下苦胆的味道,激励自己发奋努力。

 

因为已经很了解吴王的为人,范蠡清楚地知道,该如何投吴王所好。

他先是以献媚的姿态向吴国进贡金银珠宝,名贵木料,接着又送上美女西施和郑旦。

 

吴王看到西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就心花怒放,每天和西厮混在一起不能自拔。

 

就在吴王耽于美色享乐,无心政事之际,越国暗中开启强国兴邦的计划。

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先大力发展经济,再提升军事力量。

 

范蠡重视军队训练,挑选战马,造战车,督促将士们每天练习骑马射箭,苦练杀敌本领。

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军队素质大大提高。

 

勾践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

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在重建都城时,范蠡特地命人建了两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

大城更是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

 

被迷惑的吴王彻底放下了戒心,终日不思朝政,醉生梦死。

西施不仅迷惑吴王,还从中挑拨离间,把伍子胥害死了。

伍子胥一死,无人敢劝诫吴王,吴王更沉迷于女色不能自拔。

 

这样,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吴国实力一落千丈,而越国却蒸蒸日上,日益壮大。

在文种和范蠡的帮助下,越国国力迅速恢复,勾践想马上讨伐吴国,

然而范蠡擅长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他认为还不到时候。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越国大举进攻,杀掉了吴国太子。

公元前473年,范蠡亲自击鼓指挥军队进攻越国,又一举大败吴国,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

 

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

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

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04、范蠡功成身退,文仲贪恋权力被杀

打败吴国后,越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越军横行于江淮之间,诸侯见其势大,尽皆悦服,尊越为霸。

越国成为春秋、战国之交争雄于天下的强国,而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越王勾践号令中原各国,同时纳贡于周。周元王派人赐勾践兖冕、圭璧、彤弓、弧矢,命为东方之伯。

范蠡因谋划征伐之大功,官封上将军。越王勾践班师回越后,君臣设宴庆功。

乐师作《伐吴》之曲,曲中有词赞文种、范蠡之功,群臣大悦而笑,勾践却面无喜色。

 

这一细节,立刻引起了范蠡深深的思索:勾践为了灭吴兴越,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如今如愿以偿,功成名就,他便不想归功于臣下,狠疑嫉妒之心已见端倪。

聪明的范蠡深深地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他意识到陪伴在君王身边十分危险,也明白不能与越王一起享受富贵。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不及早急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于是范蠡果断向勾践告辞,请求退居山林。

 

勾践假意挽留范蠡:“先生假若留在我身边,我会与您共享越国,倘若不遵照我说的做,必将身死名裂,连带妻子儿女都会被杀!”

政治头脑十分清醒的范蠡,对于宦海得失、世态炎凉,自然品味得格外透彻,明知“共分越国”只是一句假话而已,不敢对此心存奢望。

当晚,范蠡不辞而别,携带家眷私属和珍宝珠玉,乘着一叶扁舟,涉三江,入五湖,辗转来到齐国。

 

范蠡走前给好友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告诫他越王的为人忍辱妒功,不能和他共安乐,尽快离开是上策。

但文种看了信后舍不得放弃富贵的生活,并没有听范蠡的话离开。最后,还是被越王安上了莫须有的“作乱”罪名,引剑自刭。

 

范蠡来到齐国后,改姓换名,给自己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鸱夷子皮”。

05、范蠡经商成功,三次散财

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出人的谋略,范蠡还是古代经济学理论的鼻祖。

在离开勾践之后,范蠡照样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就是因为他深知经济学的规律。

他与儿子们耕作于海边,齐心合力,同治产业。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十万钱。

 

齐王听说他贤能,就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向齐平公进谏:内施仁政,外和友邦,发展农业,训练丁壮,富国强兵,兴齐霸业。

还说,范蠡劝说齐平公把原先占领的汶阳地区归还鲁国,以修旧好,取信诸侯。

后来,佞臣谗言,说范蠡傲视群臣,毁坏典章,自行其事,引起民怨。于是,齐平公开始疏远范蠡。

范蠡觉察到齐平公态度的变化,意识到“久受尊名不祥”,交还相印,并把自己的千金家产全分散给乡邻百姓。

自己携带着家人和一些财宝,悄悄地到陶地去,又一次变名更姓,自称为陶朱公。

 

范蠡到了陶地后发现金塘山上的泥土粘力甚强,耐于火烧,宜作陶器,便产生对陶器的兴趣。

所以,就决定在鼎山落户,恢复陶器生产,振兴陶业,与宜兴陶业工人一起战天斗地。

使宜兴制陶业并逐渐兴盛,对于以后宜兴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范蠡头脑精明,经营得当,没过多久,他又积攒了万贯的家资。

成为富人之后,范蠡并没有大肆挥霍,他深知千金散去还复来的道理,他用这些钱财救济穷苦的百姓。

范蠡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把所有的家财散尽,在民间留下了赫赫的名声,也被他人尊称为陶朱公。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06、范蠡和西施相知相爱

为了迷惑吴王夫差,范蠡决定投吴王所好,给吴王送美女,让美女迷惑吴王。

范蠡骑马到处寻找美女,他看到了在河边浣溪沙的西施,他们一见钟情。

 

范蠡被西施貌美深深吸引,西施也爱上了潇洒英俊,才华横溢的范蠡。

 

但是为了帮越王复国的宏图大业,范蠡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西施,西施为了心爱的男人愿意到吴国去迷惑吴王。

 

西施本来就美貌,经过各种训练,更是身材曼妙,风姿绰约。

她还学会歌舞,学会优雅的举止,就像一朵烂漫的野花被移植嫁接成为名贵花卉。

 

对这个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美女,夫差也深深喜爱,从此君王不早朝,吴国逐渐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了吴国,夫差挥剑自刎。

立了大功的范蠡却急流勇退,毅然带着西施离开了越国。

从此,范蠡与西施,过上了泛舟江湖的幸福生活。

 

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至唐朝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配享武成王庙,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范蠡一生艰苦创业、三致千金, 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

 
举报/反馈

 

 

范蠡——历史中最该学习的一个人

 
你关注的 落木君 赞同

中国历史的长河浩瀚多彩,涌现过很多成功的政治家、商人,然而只有一个人的人生最完美、最成功。

 

他先从政后从商,而且轻松驾驭。自己家财万贯,拯救百姓于水火,抱得美人归,还能实现国富民强,一统江山。

 

他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政治生涯走到顶峰时又适时隐退,改走从商之路,从商19年中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家危难,百姓流离时又散尽家财,救济苍生,后被世人奉为文财神。

 

这个人就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学家、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誉为一代商圣——范蠡。

 

可惜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为官即至卿相,经商速达千金的旷世奇才,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却并不多。

 

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时代,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甚至是价值取向和当今社会都不尽相同,但是其身上的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今天人学习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范蠡,了解一代商圣的传奇人生与其行于道而高于技的商道理念。

 

德为立身图强之本

 

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幼时家境贫寒,但范蠡从小就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学富五车,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博的学识,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宠辱不惊,泰然处事的能力。

 

范蠡青年时,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思想疯癫的人,因为范蠡常和大众的观点不同,有时语出惊人,使人目瞪口呆,因此,和他接触的人都说他是疯子。

 

其实他有时是不屑与某人交谈,更多的时候则是其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思考的更深刻与透彻,别人没法理解而已。

 

 

 

无论从商还是从政,这种迅速洞悉事物本质并准确果断地做出决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约要建立功业,做一番大事。

 

范蠡与文种都是楚国人,但是,当时楚国已经是列国中的霸主,国君傲慢自大,皇亲贵族结党专权,政治混乱,于是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为官。

 

初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并未受到越王的重用,不久,势力相对弱小的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

 

国乱显忠臣,很多越国大臣在越国战败后另投他处或叛离投吴,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不离不弃,因此得到勾践的重用,范蠡更自愿随勾践赴吴国为奴。

 

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不为所动。为奴的三年时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粗食、卧薪,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时刻敬主、护主,三年如一,不离不弃,让吴王即赞许又羡慕。

 

一次吴王在范蠡经过的路上扔了一块黄金,范蠡经过时丝毫没有犹豫就跨过黄金,径直离去,从此吴王才打消了劝范蠡降吴的念头。

 

其实范蠡忠诚的不仅是勾践,更是在履行对自己人格的承诺。在现代社会中,像范蠡那样笃信诺言,处顺境不骄,于逆境不疑的为人品格已经弥足珍贵。

 

甚至按照现在的一些价值观来看范蠡的表现只是一种愚忠,其实不然,范蠡的这种品德不仅换来了伙伴的信任,也换来了对手的崇敬,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人,再有聪颖的智慧,怎么可能不成大事呢?我们今天的企业中,不乏因为个人德行的缺失而制约了企业发展的领导者。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能深刻感悟此中道理并亲身例行者,想来不会有很多。而那样去做了的人,虽然暂时可能会被社会的主流思想所嘲笑,甚至吃一些小亏,但是,最终大成的,还是这些以德为本的人。

 

儒、道相济的思维哲学

 

儒家的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方正的治国大道,是春秋战国及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处事、治国的主流思想,甚至一直沿袭至今。

 

道家思想则追求道法自然,虚静无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道家思想者中很少有人从政,因此,在当时基本没有以道家思想领导与管理国家的领袖阶层。

 

而范蠡有一个开放睿智的头脑与宽广的胸怀,其兼具儒、道两家之长,更广纳百家之思,又不囿于其中,跳出百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这样的思想特点构成了独特的,即有儒家的礼信才德与直勇,又有道家,应天时,融入自然,顺应环境,借助环境,至韧至柔的特性。

 

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的治国统军之法,使范蠡之思、之行,坚时如磐石,韧时似皮革,而柔时又似湍流入溪,无影无形。

 

在从政时范蠡就体现出一种儒道相济的思想与人格特性,也唯有这样的特性才能带领极衰的越国走出困境。

 

在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处于市场环境复杂,企业生存艰难时期的企业管理者,正应该具备儒、道相济的思维,才能带领企业于逆境中不挫,顺境中不骄,客观机敏地应对宠辱,并发现其背后的机会。

 

在吴国为奴时,范蠡与勾践卑膝求全,吴王夫差要出门时,勾践趴在地上让夫差踩着自己的背上马,夫差生病时勾践舔舐他的粪便为其诊病,终于感动了吴王,三年后放勾践君臣归国,这些委曲求全的计谋都是范蠡为勾践所出。

 

春秋时期不乏儒家推崇的,具有“士"精神的政客,但能够适应环境,委曲求全,想出范蠡这样办法的人几乎没有。

 

由于范蠡的奇谋,勾践也成为了历史中唯一一位能够忍受巨大屈辱与折磨,在逆境中坚韧生存,怀大志,卧薪尝胆,最终灭敌复国的君王。

 

勾践被吴王释放回国后,此时的越国处于百废待兴,国内饥荒不断,瘟疫肆虐,民不聊生,外部吴国时时监控打压越国,四周又有其他诸侯虎视。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都成问题,如何迅速走出困境,强大起来,雪耻复国呢?此时范蠡才真正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与管理才能。

 

范蠡与文种规划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九术"等兴国灭吴的策略规划。越国作为战败国,是不允许有国防的,包括不能建城墙、不能组建军队、不能打造武器等。

 

 

 

范蠡想出一些妥协的办法:

 

建造只有三面的城墙,面对吴国的一侧不建设城墙,并告知吴国,建设城墙是为了防止匪寇与其他诸侯国的侵扰,但面对吴国一侧永不建城墙;

 

不让组建军队就秘密组建“民兵",私密进行训练,各户家中藏有武器,遇到战事时这些百姓随时可以参战;不让打造武器,就把炼造场所搬到深山中,与外界隔绝,以密道往来运输。

 

勾践回国后,转年就要攻打吴国雪耻,被范蠡拦住,范蠡认为:现在天时、地利、人事,条件都不成熟。

 

3年后,勾践再次提出伐吴,范蠡再次阻止,范蠡认为现在地利条件有了——周围虎视的国家都已经和越国建立了邦交,水患也已经清除,但是此时天时与人事还没到机会。

 

7年后,勾践再次提出伐吴,依然被范蠡拦下,范蠡认为,经过7年的休养生息,越国兵强马壮,士气高涨,反观吴国,连年征战,虽然依然强大,但是已显疲态,士兵疲乏,百姓厌战,此时人事已经具备条件,但是现在还缺少天时。

 

10年后,吴国与晋国争霸,发重兵与晋国会盟,吴国空虚,此时范蠡找到勾践,告诉勾践:天时、地利、人事都已齐备,可以出兵了。

 

出兵后,越军一举攻破吴国国都姑苏,吴王回兵后向越国讲和,勾践想一鼓作气踏平吴国,但范蠡清醒的看出,此时虽然占领了吴国的都城,但是吴国的精兵良将都被夫差带在身边,因此,并没有伤到元气,硬拼的话即使获胜,也将是两败俱伤。

 

而经历此次打击,已触发了吴国国力开始盛极而衰的转折,不应急于一时,而是应该顺天时,等待彻底摧毁吴国的机会。

 

如同孙子在《孙子兵法》“形篇"中所讲:“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范蠡就是在等待这个敌人可以被彻底战胜的机会,于是,双方讲和,越国退兵,待到10年后,吴国外患不断,国内又遭遇罕见天灾,越国乘机发倾国之兵,彻底覆灭了吴国。

 

从范蠡为人、处世、治国、罚兵,都可以看出,其深谙道法又不拘泥其中,思维开放、灵活,有刚有柔,是典型的儒、道相济型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晓利害,知进退

 

吴王夫差在彻底失败后,勾践不忍心杀他,要给他一块封地,让夫差做属臣,夫差则无法接受失败与屈辱,羞愤自尽。这又验证了那句话:

 

活着才是赢家,当台风过后,小草有资格嘲笑倒在身边的参天大树。勾践与范蠡的胜利也可以理解为是道家思想的胜利。

 

吴国被彻底灭亡后,勾践举行庆功宴会,分封功臣,范蠡官至上将军,仅于勾践一人之下,百官之上。此时范蠡在巨大的成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冷静的分析了局势:

 

现在能对越国构成威胁的吴国已经灭亡,其他诸侯国不是离的比较远,就是周围的小国实力很弱,根本对越国构不成威胁。

 

也就是说,天下已经太平,这个时候本来功高盖主就是很危险的,容易让君王感觉受到威胁,加之多年的相处,范蠡发现了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自己官居极品,树大必然招风。

 

范蠡清醒的认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的时候急流勇退,向勾践辞官,勾践以平分国家为条件来挽留范蠡,但是他却急流勇退,毅然离开越国,带着恋人西施泛舟江湖。据《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曾留给文种一封信,信中陈述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劝文种也马上离开,可惜文种在高官厚禄面前没有做出明智的选择,范蠡走后不久,功劳仅次于范蠡的文种被勾践无故杀死。

 

文种是一个典型的儒派,认为食君禄,报君恩,建功业,享封赏,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没有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最终招致杀身大祸。

 

而范蠡凭借冷静的头脑,敏锐的眼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人性的特点等多角度,洞察了一切,逃脱了虎口。如果吕不韦和李斯如范蠡一样,可以看清利害,不被利益冲昏头脑,也许不会落得身首异处。

 

 

 

我们今天的企业领导者不缺乏逆境中奋起的精神,但是往往冲过艰难险阻,却倒在了胜利与荣誉面前。

 

尤其一个企业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的规模后,领导者头脑是否冷静,目光是否敏锐就变得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荣耀与利益面前是否能说服自己,晓厉害,知进退,有所为之后冷静的分析,应该何所不为,“不为"往往是成就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

 

 

 

诚、信、仁、义,成就一方巨贾

 

范蠡携妻儿与弟子、门客悄悄来到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范蠡自此隐姓埋名,开始他另一段同样辉煌的人生旅程。在齐国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开垦种田,兼营渔业捕捞、开盐田等。

 

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进粗食。范蠡一反商家精苛细算,盘剥敛财的做法,对待雇工十分慷慨、亲和。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

 

在年初,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由此,各国商人都愿意和范蠡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作工,虽然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却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使总成本降低很多。

 

 

 

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10万钱,一年后,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据出门讨债,不慎包裹掉到江中,几十万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恰好走到范蠡家,于是投奔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额外赠送一笔路费给这名富户,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广播天下。

 

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意,三次短缺资金,各富户均主动送钱上门,帮助范蠡渡过了危机,抓住了机会。

 

短短几年时间,范蠡就成为齐国首富,家资巨万。据说在齐国闹灾时,灾民听闻其乐善好施,千里之外都来投奔,领取施舍,被后人颂称为“富行其德者"。

 

消息传到齐国国君的耳中,齐王请范蠡进宫,拜其为相国。为相期间,范蠡大力发展经济,促进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冲抵灾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

 

三年之后,齐国国富民强,百姓奉范蠡为神明,朝野中也是颂德声一片。就在此时,范蠡再次辞官:““居官致卿相,治家达千金,这对于一介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致。久受尊名,恐怕不祥"。

 

于是,范蠡挂印封金,尽散家财,分赠给好友与贫苦的百姓,随后带着妻儿飘然离开齐国。

 

可以说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范,他清楚凡事物极必反,好事到了极致将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与其等待势的反转,不如适时主动身。这个道理说来简单,但是在巨大的名利面前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因为,一旦获得成功,人的自信心也会增加,很少能做到主动后退。

 

 

 

我们现在的企业家也很少有急流勇退者,似乎商道就是一条不许回头的路,而企业的发展有时需要的恰恰是回头与反思。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反思是为了更加明智,就如范蠡的急流勇退,这不是道家的消极思想,而是行止于知的睿智。

 

凡事盛极必衰,在顶峰的时候主动退下来是为了有机会攀登其他的山峰,而不是重重的摔下来,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范蠡举家迁至齐国西北的陶地,再次改姓更名——朱公,又以一介布衣之身,空空双手之本,再次开创家业。范蠡认为,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邻齐、鲁,南通楚、越,西达秦、郑,北连晋、燕,是天下的中心,非常适合经商,果然,不久此地就在范蠡的推动下,成为春秋末期东周的经济枢纽,贸易之都。

 

大道自然,顺势而为

 

范蠡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从事早期的各国贸易,范蠡对经营贸易的理解是:越国盛产蚕桑、齐国广耕锄、秦国多冶炼、赵国善土木,各国有各国的特产与需求,经商就是促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流,互通有无,在使各国受益的同时,我们自然得利"。

 

同时,范蠡还经营农业、养殖等,并且总结出了很多经营方略,其精髓特点为:顺应自然环境与趋势,预测事物发展规律,而后,借其力,驱其势。

 

范蠡认为,天时决定农业,天时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谷物收成的好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他根据五行更替总结出了丰年与灾年出现的大概规律。

 

在一个农业社会,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他各类相关商品价格的波动,那时的贸易也以农产品为主,顺应这种变化规律来进行贸易,等于抓住了市场的关键环节,获利自然丰厚。

 

范蠡总结了按照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自然特点进行灵活差异的经营。经营策略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他提出:“水则资车,旱则资舟" 意思就是在发生水灾时做车的生意,在旱灾时做船的生意。

 

因为,当水灾时,大家多用船作为交通工具,这样必然导致船舶的稀缺,价格上涨,而没有用武之地的旱路交通工具车辆,则大量积压,价格便宜,这时乘便宜大量购入车辆,待水灾过去,车辆必然稀缺,价格就会上涨。

 

 

 

在两千多年前,范蠡就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判断价格的涨落,他提出“论其有余与不足,便知贵贱。"也就是发现市场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据此调整下一步的经营策略。

 

他还发现价格涨落和自然规律是相同的,即商品的波动规律与幅度极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到极点后就会下落,价格下跌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其所谓的“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和现代经济学原理的论点完全一致。

 

范蠡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一套购买与销售的原则与方法: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对待降价的物品,尽量卖进,在像收藏珠宝一样精心的把货物存贮起来。

 

等到该商品价格上涨之后,范蠡认为,应该 “贵出如粪土",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吝惜地将货物全部卖掉,不要期待价格会不断上涨,因为,价格的涨跌是要往复的。

 

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深奥精妙,不过是一些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但是却非常有效,我们往往在华丽的技术与纷繁的诱惑中迷失了这些最基本的认知——追涨杀跌,在简单的自然规律面前左冲右突,而清醒的人则抓住规律,轻松赚钱。

 

范蠡能在那个文明尚且不发达,更谈不上经济发达的农业社会时期就综合天时变化、农业生产、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不能不让我们叹服。

 

天下己任,道义于肩

 

有一句话叫做“无商不奸",虽然说法有些片面,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由古至今,商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此采用各种手段:投机取巧、哄抬物价、小秤入大秤出等技巧,甚至是违背道德的手段。而范蠡不仅做到了“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更有一股侠商的气概。

 

 

 

范蠡认为: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百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消费者,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其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这和彼得 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才会回报给企业以利润的观点不谋而合。

 

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有同样的观点:“天地不为自生,故能长生"。

 

范蠡虽然是一个生意人,但从不急功近利,对于经营的利润只求成本的10%,不再多取,遇到灾年等特殊情况,这个利润比例还会降低,甚至赔钱救济灾民。在那个历史时期,商品10%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

 

因为,那时运输极其不方便,战乱、匪寇导致经营风险很大,做生意的人很少,属于绝对的买方市场,而且,从当时的经济发达情况分析,那时还没出现利润率精确的计算方法,因此,范蠡赚取10%的利润应该是毛利率,而非净利润。

 

这样低的利润率却能使范蠡迅速成为巨贾,主要是其交易数额巨大,其次,资金从不闲置,迅速周转,范蠡经营的商品从未积压过,因为其为人信誉好,为商磊落,更关键的是其商品价格比别人的要低很多。

 

 

 

能做到价格低于同行,不仅是降低利润率,更有赖于范蠡的经营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思路,在某种商品过剩,价格很便宜时大量购入,同时,抛售那些稀缺,受人追捧的商品。

 

范蠡一生为避名利而三次迁徒,但名利反倒一直跟随他,这其中的辩证哲学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深思。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盛赞范蠡:“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范蠡一生中两次官至极品,三次富过千金,每次富达千金又都施济天下,但不久后又迅速再至千金。

 

从政时,范蠡奉行了一个臣子的忠义,为商时,又尽了一个商人的良心。

 

范蠡真可谓是一个宏略于胸,又悲悯天下的智者。到了古稀之年,家资富可敌国,儿孙满堂,88岁时无病而终,后人尊名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