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发布时间 2023-04-22 21:44:53作者: 面壁参禅

《论语》中,君子品格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思不出其位”、“言必信,行必果”、“坦荡荡”、“喻于义”、“周而不比”、“君子不器”、“讷于言而敏于行”、“三省吾身”等,一个立体君子的形象还应该包含什么?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这样评价宓不齐: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注解说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宓不齐的品德。翻译过来就是:宓不齐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拥有这种品德的呢?

这种说法很模糊。缺少事实的支撑,模棱两可,而又不能让读者知道所谓的品德到底是什么。刚看《孔子家语﹒子路视见》,里面详细地介绍了这段评价的前因——

孔子的侄子孔蔑(应该是大哥孟皮的孩子),与宓不齐同时做官。孔子路过孔蔑的管辖,就问:自你做官以来,有什么得失?孔蔑回答:没有所得,却有三件不满意的事情,一是政务忙,所学的东西没法实践;二是俸禄不多,无法分给亲戚,导致骨肉疏远;三是公事多,没有时间吊死问疾,朋友缺少联系。孔子很不高兴,路过宓不齐的管辖,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宓不齐回答:没有不满意,却有三个收获,原来只注重理论学习,现在却有机会加以实践,在实践中可以领悟出新的道理,这是第一点收获;俸禄虽少,但是分多润寡,关系更加亲密,这是第二点收获;公事之余,仍可以参加红白喜事,朋友交往没有丢掉,这是第三点收获。

事实加评价的描述就生动了很多,由此探究宓不齐的品格,对比孔蔑的三失与宓不齐的三得,孔子肯定宓不齐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以为这是第二个“斯”的意思,也是君子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阐幽君子内涵,着眼乐观积极,再看《论语》,豁然开朗——

子畏于匡,孔子说:文不在兹乎?匡人其如予何?(9.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仍能讲诵弦歌不衰,仍能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2)